位于广东省阳江海域的“南海一号”宋代商船,去年打捞出金、银、铜、铁、瓷类文物4000余件,![]()
据阳江市文化局局长邹渠泉透露,正筹建的阳江水下考古博物馆,将建成一个专门保存“南海一号”沉船的巨型玻璃缸,其水质、温度及其他环境都与沉船所在的海底完全一样。博物馆建成后,这艘古船将从海底平移到玻璃缸里,供人们观瞻欣赏。从“南海一号”打捞起来的各种瓷器,价值连城无价之宝成批出现 当水下考古队员从沉船上凿开一个窗口进入商船,他们被惊呆了:在一个面积仅几平方米的小舱内,他们就捞起了4000多件文物。这些文物以瓷器为主,都是从福建、江西等地著名窑口出产的高质量精品古瓷器,其中包括福建德化窑、磁灶窑、景德镇窑系及龙泉窑系的产品,造型独特,工艺精美。其中很多都是前所未见,甚至从未有过任何记载的品种及窑口的产品。绝大多数文物完好无损、崭然如新,远非陆地出土的同类瓷器所能比。考古界人士表示,与这些瓷器年代、工艺相当的一个瓷碗,此前在美国就卖出了数十万美元的天价,而这里却是整船、成批地出现,其价值不可估量! 考古学家认为,“南海一号”的发现和打捞,其意义不仅在于找到了一船数以万计的稀世珍宝本身,它还蕴藏着超乎想象的信息和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。因“南海一号”不仅正处在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航道,而且它的“藏品”的数量和种类都异常丰富和可贵,给此段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最可信的模本。对这些水下文物资源进行勘探和发掘,可以复原和填补与古代中国“海上丝路”密切相联的一段历史空白。与近代中国的两次文化史上的重大发现——“甲骨”、“敦煌”带来甲骨学、敦煌学的产生一样,“南海一号”也很可能带来“海上丝绸之路学” 的兴起。有专家说:“这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,以水下考古获取的资料为主要对象,整合各分支学科的结果。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南海丝绸之路形成的原因,以及对当时乃至当今世界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格局形成的作用与影响等。” 古船主人仍然是谜 这艘千年前的大型越洋商船,它的主人是谁?驾驶它的船员在漫长的海上旅行中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?这些也是人们关心的话题。 水下考古队员在此前进行的海底探测和发掘中,先后发现了风格独特的金腰带和金手镯,可能都是外国商人佩带的饰品。这不仅可以初步断定该船是艘国际贸易商船,也可估计在船上有部分外国人随行。 考古者还打捞出一些当时船上人的生活用品,包括一只因生锈而膨胀了的铁锅,锅中还保存有一块猪骨头,当是船上人残留下来的食物。据了解,在此前勘测发掘中,尚未找到船上人的尸体或遗骸。有关商船沉没的原因,船上人的生活和工作状况,还需进一步发掘才有可能得到了解。 |
- 相关旅游专题
- 当地相关酒店
- 相关旅游攻略
我要点评相关点评